世界建築業特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先進部分大多已經處于“低速”狀態,而發展中國家較落後部分建築業也不發達。而且前中國是世界上建築業最發達的國家,全國到處都是建築工地,因此中國也是目前世界上建築門窗需要最多的國家。近年來我國每年建築面積達10-12億平方米。
所以世界各國的門窗企業都看好中國這一市場。改革開放以來,德國、美國、韓國的塑料門窗、門窗五金配件,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意大利、香港、台灣的鋁合金門窗和幕牆,美國、德國的中空玻璃紛紛打入中國。近幾年來,英國、法國也看好中國這一市場。他們獨資辦廠或合資辦廠。但大部分是輸入門窗加工技術與設備。如鋁合金型材擠出設備、鋁門窗加工設備,塑料型材擠出設備、塑料門窗加工設備,彩板型材擠出設備、彩板門窗加工設備。 由于建築門窗、幕牆都是根據各個不同建築物的洞口而專門設計制造的。而且成窗多以配好玻璃和五金件,所以在運輸上非常不利(體積大、易損壞).遠距離運輸成本大。所以國際上門窗行業的貿易一般是輸出門窗加工技術與設備爲主,或是型材貿易。而很少搞成窗的進出口貿易,即使對較落後的地區,一般多采用料加工的方式,在建築物附近進行組裝生産。這是建築門窗行業貿易的特點。
對中國的建築門窗而言,加入 WTO 後形勢是比較嚴峻, 沖擊也較大。因爲德國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台灣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他們中國的門窗市場比較了解。而且在中國建築門窗市場的份額占有上特別是大型工程上,原先占有的比例就比較高。入關後由于關稅的降低,而門窗行業又不是受保護的行業。所以在大型工程上他人將占有更多的份額,而高檔門窗可能將是他們的天下。鋁合金型材、塑料型材在入關後將重沖擊我國的鋁、塑料型材生産廠家。
但由于建築門窗業特別是中低檔門窗是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引進了鋁合金門窗、塑料門窗、彩板門窗的加工技術與設備。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,目前我國一般的鋁、塑、彩板門窗的加工設備都已國産化。有一些設備還出口到一些發展中國家。在加入WTO以後,PVC、鋁錠、彩板而質量上升(進口原材料質量較好)。
在這方面對我國建築門窗業是有利的。在中低檔門窗産品上我們還是占一定的優勢。建築門窗五金配件一直是我國的一個弱項。目前高檔的門窗五金配件幾乎全是進口貨(德國、韓國、意大利、台灣、香港)在加入WTO以後高檔門窗五金配件價格下調後, 在這一市場上,我國的産品將受到較大的沖擊。中空玻璃、各種特殊玻璃行業,在加入WTO以後也將受到較大的沖擊。
|